1、管理科学专业学什么?
老师:
管理科学是物流管理系的一个本科专业,是应用数学、计算机模型辅助决策的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在运筹学的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和社会科学,能够提供更有竞争力、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管理科学专业是管理学学科中的定量分析类专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核心课程有运筹学、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商业数据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
2、管理科学与工商管理有什么共性与特性?
老师:
共同之处是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基础类课程是一致的,特色则在于管理科学强调量化分析和数据分析。正因当今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管理中对数据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管理科学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学习这门课的同学将来在就业上也会有很大的优势。
工商管理专业始终保留着这门核心课程——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这门课是我和吕俊杰老师来上的。为什么一直保留?因为工商管理系的老师也注重管理决策中定量分析的重要性,所以这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门课的先修课程是运筹学,而工商管理的学生没有学过运筹学,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的,也需要做一些铺垫。而管理科学的学生会先学习运筹学,所以在学习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时则会容易很多。
3、管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老师:
管科专业的考研比例很高,且在全校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因为我们学习运筹学,所以在考很多985、211高校时也很有优势。这些重点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研专业课基本都有运筹学。有一年我们管科专业的学生只有32个人,毕业当年保研的和考研的有7名学生,即大四那一年就考上了研究生,而毕业之后还有陆续考研的同学,由此可见我们管科专业的学生在考研时的优势。
就业方面,有人考公务员,例如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他的机关单位;有人去大型外企,例如索尼、佳能和IBM;有人去北京本地的企业,如王府井百货;有人去银行,如渣打银行、韩亚银行等商业机构;其他的还有居然之家、京东等,都遍布着我们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的成长性都非常好,三、五年后职位均得到晋升,成为企业的中层干部或主管,还有一部分能做到高管。当然,还有自己创业的。因为当一个人的职位上升到一定阶段后,他就不再满足于此了,就会想要自己创业。
我们与美国、欧洲、瑞典、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部分大学均有很多联合培养项目。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何明珂教授,是88直播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处长,他在做国际交流项目时会为包括我们管科专业在内的同学提供机会,我们也很积极地配合他,为对方学校提供英文版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资料,如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2+2、3+1、3+1+1等项目。
管科专业就业面也非常广,毕业生有做市场营销的,也有做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管理咨询的。学习管理科学的学生都是通才,必须各方面都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再利用大学四年培养的思维方式、能力素质参与社会竞争,自然有极大的优势。大学生与没上过大学的人有什么区别?不在于你多学了几本书,或是把这些知识点全背会了,而是你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真正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管理更科学。我认为中国目前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中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还是相当落后的,需要改进和提升。所以咱们88直播
的学生都肩负着这个责任,把中国企业,当然还包括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4、管理科学专业有没有什么特殊福利?
老师:
管科专业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企业导师一般由企业里的管理者来担任,包括我们优秀的88直播。我们的很多毕业生也在从事管理工作,请他们来做企业导师,为同学们介绍他们在工作中的管理实践经验,帮助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学术导师由管理科学和物流管理的老师担任,这些老师都是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或博士后,且都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的经历。管科学生从大三开始就选择了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另外,从今年开始,我们管科专业设立了企业奖学金,每年奖金总额度为2万,从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中选出获奖者。
管理科学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合并成为一个系是因为两个专业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注重定量分析,管科专业在进行国际合作项目时主要是面向国外的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等专业。物流管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因此管理科学同样是按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在经费方面可以得到很多支持。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带领学生去一些实习基地参观学习,而其他一些专业则不具备这种条件。我们以物流设计大赛来带动教学模式创新,这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而管理科学,可以说与物流管理专业很相近,但我们要打造的特色是“考研班”、“管理精英班”,使我们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5、管科专业的师资力量是怎样的?
老师:
我们的师资力量可以说在年龄、结构方面都比较合理。所有老师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像我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吕俊杰老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此外我们还有同济大学、中国科88直播
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老师,其中有很多年轻的博士,工作都很有热情,88直播
能力也很强。
老教师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很丰富。举个例子,陈锴老师是北航硕士毕业,原先是学数学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面的专家,去过很多的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与他保持联系,跟他请教工作中的问题。由此也可见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保持在校内,还保持在毕业后,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所以很多毕业生回馈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做讲座,都是因为老师们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此义务来与同学们交流。
6、您对即将选择专业的同学们有什么要叮嘱的吗?
老师:
很多人会认为管理很空,学不到什么东西,或是没必要在课堂上学,靠自学也能学会,但是管理科学这个专业则会改变人们对管理的看法。在这个专业里,你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能学到实用的东西,在工作当中确实也会应用到。
也有很多同学认为管科是个很难学的专业,需要较高的数学或计算机知识,其实这是个误区。难与不难是相对的,若说难,管科学习的是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而不学理论,那么纯数学专业一定比管科难。何况,即使管科有些难度,我们也应该试着去挑战。因为如果容易学,所有人都会,那么你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正是因为难,而你学会了,你才会有优势,不管是应聘还是考研,你都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大学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在内的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背的知识会忘,并且电脑也会做这件事,但是人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电脑永远实现不了的。工作时,领导在给下属分配任务时也不会像对机器人那样下一个任务程序,而是会下一个目标导向性的任务,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你要有能力自己解决。我们的同学竞争力很强,其中有一位在跟应聘一项工作时,因为他的思维方式与考虑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而被录取了。当时面试的问题是超市收银排队的问题,他想到了运筹学里的排队论,于是提出如何提高服务台的服务效率、如何设计更合理等解决方案。他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他脱颖而出。
总结起来,我们特别注重和现在的管理实践密切结合,希望那些准备考研以及想学到更实际、更有技术含量的专业知识的同学,在分流时尽量考虑管理科学专业,我们文理兼收。仍旧迷茫的大一、大二同学,可以加入管科协会,与会员们多多探讨,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虽然在大学里要下点功夫,但能在社会中更有竞争优势、更快走向成功,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