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财务系全体教师在综合楼615办公室召开了系会,会议通报了本系人员招聘的情况,根据学校期中教学检查的要求征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财务管理》教材写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
根据学校和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讨论增设创新、创业三学分必修课的设置方案。最终决定,拟在原《创业投资》选修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私募股权与创业融资》课程,对原课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使之成为更符合创新、创业特点的专业必修课。以教师课堂授课与财务、金融领域从业人士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2、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针对今年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不佳、学生对实证研究方法理解不足、论文规范性不够的现实,拟新增一门《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写作规范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
3、本科生培养
从期中考试的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归纳原因,这可能与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不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提高授课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平时可以以提问、作业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地把握,如果有可能的话,学校或88直播 可以考虑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助教,解决作业批改等事务性工作。此外,全体教师再次提出改变财务管理专业在北京二本招生的政策,从生源的角度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4、研究生培养
从今年答辩的情况来看,学术型研究生存在的极大问题在于论文的逻辑性、规范性不足,与前几年相比,一定程度上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而专业型硕士的毕业论文并未体现出其更紧密联系实务的专业特点来。针对上述问题,与会教师提以下建议:
首先,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可以适度缩小,保证导师有充足的精力和资源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辅导;
第二,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学术型硕士既可以做实证研究,也可以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形成毕业论文,专业型硕士的毕业论文形式可以是案例研究,也可以是MPAcc教指委认可的其他形式;
第三,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可以更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现实,实地参与或了解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
第四,现行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制度存在一定的不恰当之处,如答辩未通过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问题。对此,建议对相关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且修订过程可以更多地参考任课教师的意见与建议,相关制度也应该充分公开,让学生和指导老师都能够充分了解。
最后,教师还应该从自身出发,运用多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